防爆配電裝置采用高強度金屬外殼將內部電器元件密封,當內部發生爆炸時,通過特殊的隔爆結構(如隔爆面)有效阻止火焰和高溫氣體傳播到外部環境中,確保即使內部故障引發爆炸也不會影響周圍環境;降低電氣系統的能量水平,使設備在短路或開路等情況下也無法點燃周圍的可燃物質,通常用于低功率電路,例如信號傳輸或控制線路。
正壓型原理是向箱體內注入清潔空氣或惰性氣體,保持內部氣壓始終高于外部環境壓力,從而阻止外界危險氣體或粉塵進入箱體,特別適合需要較大空間或復雜元件的場合;增安型原理對普通電氣設備進行改進,加強絕緣性能、優化散熱條件等,提高其防護等級和可靠性,以減少故障發生的可能性;充油型原理是將電氣部件浸泡在絕緣油中,利用油液吸收熱量并抑制電弧的產生,從而達到防爆效果,多用于變壓器或開關設備。
防爆配電裝置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配電系統要求
-電源制式:進入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源應采用3相5線制;如果是3相4線制,則應在安全場所首先轉化為3相5線制。
-雙電源供電與自動切換:為保證供電可靠性,爆炸危險場所應由雙電源供電,并安裝自動切換裝置,以防止突然斷電導致設備停止運行而引發安全事故。
2.接地保護: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接地操作,確保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滿足標準要求,以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。
3.防雷措施:考慮到雷電對電氣設備的影響,應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,如安裝避雷器等,避免雷擊造成設備損壞或引發爆炸事故。
4.報警裝置設置:如果電氣設備的自動斷電可能引起比引燃危險造成的危險更大時,應使用報警裝置代替自動斷電裝置,且報警裝置的報警信號應明顯,以便及時采取補救措施。
5.定期維護與檢查
-制定計劃:建立完善的維護保養制度,定期對防爆配電裝置進行檢查和維護,包括清潔、緊固接線端子、更換易損件等。
-記錄存檔:詳細記錄每次維護和檢查的情況,包括發現的問題、處理措施、更換的零部件等信息,便于追溯和管理。
6.操作規范培訓:對相關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,使其熟悉防爆配電裝置的性能、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,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,杜絕違規行為。
7.環境監控:持續關注使用場所的環境變化,如溫度、濕度、可燃氣體濃度等,當環境參數超出正常范圍時,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或停機處理。
8.應急處理準備:制定應急預案,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,定期組織演練,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。一旦發生緊急情況,能夠迅速、有效地進行處理,減少損失。